日前,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指导,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烟台美术博物馆承办的“大美民间——胶东民间窗花剪纸艺术展”在延边美术馆拉开了2018年的巡展序幕。本次展览是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传播推广资助项目,还入围文化部评选出的“2016年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与文化部2017“春雨工程”边疆行项目,此前已前往英国比克罗夫特美术馆、天津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潍坊市美术馆、泰安美术馆、滕州美术馆等数家国内外美术馆进行巡展。
此次共展出65套窗花剪纸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实物展品等。作品有寄予创作者哲理思想印记的“文人剪纸”,也有表达“牛郎织女”“西游记”“海阳大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的“故事剪纸”,还有通过“榴开百子图”“金鱼满堂”题材表达“生生不息”主题的作品,这些都是流传中国民间的经典珍品,很多都是孤本。策展人王文通过内容的穿插,从“遗产语境中的文化变迁”“遗产语境中的文化表达”“遗产语境中的文化符号”三个方面梳理,展示了胶东传统的民间美术文化。王文说:“此次展出的剪纸作品均为烟台美术博物馆在馆藏剪纸作品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经过民间艺人的重新剪制加工完成的。为了更好地传达胶东剪纸的艺术特色,作品采取了镂空立体表现形式进行装裱、装框,展出时,观众看到的就是旧时胶东棂子窗的窗花透视效果。”
胶东窗花剪纸拥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剪纸作品在当时也受到民居窗户构造的影响。传统乡间民居的窗户主要是以棂子窗式样为主(横竖条形木质结构),还有格子窗。因此,展览中看到的“三多图”“聚宝盆”“福禄寿喜”等棂子窗花就是胶东地区常见的剪纸形式。
胶东剪纸首先体现的是海洋文化,其次是农耕文化,此外还受到文人士大夫思想的影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朱立春说:“胶东剪纸在技艺上与东北不同的是,更显其细致和灵动,同时又结合了不少当地的传说。剪纸艺术虽然相比其他美术形式而言并非传承的主流形式,但它却派生和滋养了其他的艺术形式,我们该更系统地梳理它,并在艺术院校开设相关课程。”
故事性强是胶东民间窗花剪纸的独有艺术特色,从几幅到几十幅,就像连环画一样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成语俗谚等无一不在胶东剪纸中有所体现。胶东民间窗花剪纸的创作中体现出了文化表达及审美特点。通过展览中的作品,能看出其内容与形式始终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这种自发的文化情感表达,决定了剪纸的多样性,也创造了剪纸的丰富性。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张红梅坦白说自己是第一次看到那么系统的胶东剪纸艺术,她认为,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有很多形式,胶东剪纸也因其独特的题材而成为中国剪纸中很重要的一类。“民间美术是很多艺术门类的基础,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就会发现,剪纸艺术是中国多元美术的一个分支,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如今,不少当代艺术家将传统剪纸融入自己的装置作品,以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我在教授民间美术这一课程时会让学生向民间艺人学习,学生在院校思考更多的是专业性的内容,他们会将所学的艺术理念传达给民间艺人,而民间艺人又会将对生活中最本真、最纯朴的感悟反哺给院校学生。”她说,交流融合是最能促进剪纸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式,但很多时候,大家往往会过多关注国家提倡、宣传、推广等外力因素,而忽略了民间美术自身的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来自内在的地缘需求或人类本性的需求。
回顾胶东民间窗花剪纸的历史,我们显而易见,求变创新是民间窗花剪纸艺术的主旋律。这要求,既要组织和建设好民间剪纸艺人队伍,更好地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精华,又要鼓励更多专业美术工作者参与到胶东剪纸的艺术创作中来。
延边美术馆是该资助项目2018年国内巡展的第一站。烟台美术博物馆馆长张硕介绍,胶东民间窗花剪纸深受多样并存、包容开放的文化传统影响。此次展出的胶东窗花剪纸全部是流传民间的经典珍品,是民间老艺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能够通过跨省域的展览促进不一样的风格、形式、思想的交融,使其不滞留于单一的原生态剪纸格局。他还表示,借助此次展览能更加进一步推动胶东民间民俗的保护和利用,加强烟台与延边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也带动了延边地区乃至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大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术的挖掘和宣传推广力度,共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次展览还邀请到烟台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衣培娟和延边剪纸艺术家,他们在美术馆现场与观众即兴互动,并进行剪纸表演。延边美术馆馆长徐华说:“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推动民间艺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公众文化自信,增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